乌鲁木齐光伏施工公司判断光伏组件和逆变器质量是否合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光伏组件
外观检查
边框:查看边框是否平整、无变形、无裂缝。边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组件的机械强度和密封性。例如,优质的铝合金边框表面应光滑,无明显划痕、磕碰,角落处的拼接应紧密。
玻璃:玻璃应清澈、透明、无气泡、无明显划伤。如果玻璃存在缺陷,可能会影响光线的透过率,从而降低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玻璃的强度也要符合标准,能承受一定的外力冲击,如在新疆的风沙环境下不被轻易划伤或破碎。
电池片:观察电池片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一般来说,颜色均匀的电池片表明其生产工艺较为稳定。检查电池片有无裂片、虚焊、脱焊等现象,这些问题会导致组件的发电效率降低甚至失效。
背板:背板应完好无损,没有破损、划伤或鼓包。背板起到保护电池片和绝缘的作用,若有损坏可能会使组件受潮、漏电,影响使用寿命。
电气性能测试
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使用专业的光伏测试设备测量组件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应在组件规格书规定的范围内,偏差一般不应超过±5%;短路电流同样要符合规定值,偏差过大可能表示电池片性能不佳或者组件内部电路存在问题。
最大功率点:测试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STC:辐照度1000W/m²、温度25℃、AM1.5光谱)下的最大功率点。实际测量值与标称功率的偏差应在合理范围内,例如不超过±3%。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组件的发电能力。
填充因子:填充因子是衡量光伏组件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值越高,表示组件的性能越好。优质组件的填充因子通常在0.75-0.85之间。
质量认证检查
国际认证:查看组件是否通过国际权威认证,如TUV(德国技术监督协会)认证、UL(美国保险商实验室)认证等。这些认证机构会对组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进行严格测试,通过认证的组件在质量上更有保障。
国内认证:在中国,组件需要通过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等。CQC认证涵盖了组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安全要求等方面的测试,符合认证要求的组件才允许在国内市场销售和使用。
生产工艺与材料
电池片技术:了解电池片采用的技术,如单晶硅、多晶硅或薄膜电池技术。不同技术的电池片在性能、成本和适用场景上有所不同。单晶硅电池片转换效率相对较高,但成本也较高;多晶硅电池片性价比相对较好;薄膜电池则在柔性应用等特殊场景有优势。
封装材料:检查封装材料的质量,包括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膜和背板材料。EVA胶膜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耐候性和透光性,背板应具备优异的防潮、绝缘和耐老化性能。
生产工艺:了解组件的生产工艺水平,例如电池片的切割工艺、焊接工艺等。先进的生产工艺能够保证电池片的一致性和组件的可靠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缺陷率。
二、逆变器
外观与结构
外壳:检查逆变器的外壳是否坚固、无破损、无变形。外壳的材质应具备良好的散热性、防护性和抗腐蚀性,以适应户外的复杂环境,如乌鲁木齐的温差较大和偶尔的沙尘天气。
接口与布线:查看逆变器的输入输出接口是否牢固、接触良好,标识是否清晰准确。内部布线应整齐、有序,没有杂乱的线缆交叉或裸露的电线,以确保电气安全。
电气性能测试
转换效率测试:在不同的负载条件下(如额定负载、低负载、高负载)测试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如前所述,额定功率下转换效率应达到98%-99%,低负载(10%-20%额定功率)时转换效率也应在90%以上。
输入输出特性:测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范围和输出电压、频率稳定性。输入电压范围应能适应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变化,输出电压和频率应符合当地电网的要求(例如,在中国,输出电压为220V/380V,频率为50Hz),且波动范围应在规定的限度内(如电压波动±5%,频率波动±0.5Hz)。
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性能:测试逆变器的MPPT功能是否正常有效。通过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下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观察逆变器能否准确跟踪最大功率点,其MPPT效率应在99%以上。
保护功能测试
过流保护:采用模拟过流的方式测试逆变器是否能够及时检测到过流情况并采取保护措施,如切断电路,以保护逆变器和其他设备不受损坏。
过压保护:同样,模拟过压情况,检查逆变器是否能在输入或输出电压超过设定值时启动保护机制,避免设备因过压而损坏。
欠压保护、过热保护等:测试逆变器在欠压、过热等异常情况下是否能正常启动保护功能,确保设备在各种不利条件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质量认证与标准
国际认证:查看逆变器是否通过国际认可的认证,如CE(欧洲共同体)认证、UL认证等。这些认证表明逆变器符合国际上相关的电气安全、电磁兼容性等标准要求。
国内认证:在中国,逆变器需要通过CQC认证等国内标准认证,以确保其在国内电网接入和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可靠性与稳定性评估
品牌与口碑:选择知名品牌的逆变器,这些品牌通常有更可靠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可以通过查询行业报告、用户评价等方式了解逆变器的品牌口碑和市场占有率。
历史故障数据:向逆变器制造商或供应商询问产品的历史故障数据,包括故障率、故障类型和解决措施等,以评估逆变器的可靠性。较低的故障率表明逆变器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