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泵常见的维修故障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流量与扬程相关故障
流量不足
叶轮问题:叶轮长期使用会出现磨损,尤其是叶片边缘磨损后,其有效过水面积减小,导致流量降低。此外,叶轮被异物堵塞,如水中的杂物、纤维等缠绕在叶轮上,阻碍了水的正常流动,同样会造成流量不足。
吸入管路问题:吸入管路漏气是常见原因之一。例如,管路接口处密封不严,空气进入管路,破坏了正常的吸水条件,使得泵无法正常吸入足量的水。另外,吸入管堵塞,如过滤器被大量杂质堵塞,会限制水的流入,进而影响泵的流量。
泵体间隙问题:泵体内部的间隙过大,会导致高压区的水向低压区泄漏,使实际排出的水量减少。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泵体长期运行,部件磨损导致间隙增大。
扬程不够
转速问题:管中泵的扬程与转速密切相关。如果电机转速达不到额定值,泵的叶轮旋转速度减慢,水获得的能量就会减少,从而导致扬程不足。电机故障、电源电压不足等都可能引起转速下降。
内部泄漏:除了影响流量,泵体内部间隙过大导致的泄漏,也会使部分高压水回流到低压区,降低了泵的实际扬程。此外,密封件损坏,如机械密封失效,也会造成内部泄漏,影响扬程。
介质特性改变:当输送的介质特性发生变化,如粘度增大,会增加流体在泵内的流动阻力,使泵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来输送液体,从而导致扬程降低。
运行稳定性故障
振动过大
电机与泵轴不同心:在安装过程中,如果电机与泵轴的中心线没有对准,运行时就会产生不平衡力,导致泵体振动加剧。长期不对中运行还会加速轴承等部件的磨损。
轴承损坏:轴承是支撑泵轴的关键部件,当轴承磨损严重或出现故障时,会导致泵轴的运转稳定性下降,产生振动。例如,轴承滚珠磨损、滚道出现裂纹等情况,都会使泵在运行时出现明显振动。
叶轮不平衡:叶轮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如果质量分布不均匀,就会在旋转时产生离心力不平衡,引起泵体振动。叶轮局部损坏、腐蚀或结垢不均等都可能导致叶轮不平衡。
噪音异常
气蚀现象:当泵内的压力低于液体的汽化压力时,液体中会形成气泡,这些气泡在高压区迅速破裂,产生高频冲击,发出尖锐的噪音。气蚀不仅会产生噪音,还会严重损坏叶轮和泵体。
部件摩擦:泵内的部件之间如果存在摩擦,如叶轮与泵壳内壁摩擦、轴与密封件摩擦等,会产生摩擦噪音。这可能是由于部件安装不当、磨损严重或间隙调整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
液体冲击:在泵启动或停止过程中,液体的流动状态发生急剧变化,可能会对泵体内部部件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产生噪音。另外,系统中的水锤现象也会引发异常噪音和振动。
密封相关故障
机械密封泄漏
密封面磨损:机械密封的动静环密封面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摩擦、腐蚀等原因,会逐渐磨损。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密封面的贴合不再紧密,就会出现泄漏。
辅助密封件老化:机械密封的O形圈、波纹管等辅助密封件,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老化、变形等问题。这些密封件失去弹性后,无法有效地阻止介质泄漏,导致机械密封失效。
安装不当:在安装机械密封时,如果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安装,如密封面未清洁干净、压缩量不合适等,都可能导致密封性能下降,出现泄漏现象。
填料密封泄漏
填料磨损:填料密封是靠填料与轴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密封的,随着泵的运行,填料会逐渐磨损。当填料磨损到一定程度,其密封性能就会下降,导致泄漏。
填料压盖松紧不当:填料压盖过松,无法对填料施加足够的压力,不能有效地阻止介质泄漏;而压盖过紧,则会增加轴与填料之间的摩擦力,导致填料发热、磨损加剧,同样会出现泄漏问题。